丰子恺奖作家走进联盟学校—优秀图画书启迪师生
为庆祝第26个世界读书日,两位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作家——黄丽和于虹呈,受邀于4月26日至27日走进合肥石头汤悦读校园联盟,为联盟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展开图画书解读和探索的对话,推广阅读的乐趣。
此次两位作家到访合肥联盟校,教师和学生深受鼓舞,不仅有机会聆听作家创作的过程,也推动和鼓励教师和学生阅读优质的原创儿童图画书作品,深化学校的阅读文化。
两天的行程,两位作家一共走进8所学校。除了与小读者见面之外,也分别为联盟学校的老师带去两场讲座,启迪教师思考其在推动儿童阅读图画书的身份是什么。正如安徒生奖获得者钱伯斯所说,不阅读的孩子是由不阅读的大人造就的,我们的图书资源也许匮乏,图书储备太少或者受损了,或者我们遭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可是还有一件事可以超越这一切:一位虔诚的成年阅读者,一位懂得孩子们需要什么的成年人,他才是阅读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要素。
讲座1:为儿童心灵搭建一座桥
图画书里面到底有什么?
应用图画书教学时,教师可以做什么,学生可以做什么?
从《安的种子》到《外婆家的马》,黄丽用了将近10年时间,重新认识图画书及图画书创作。除了图画书画家的身份以外,她还在学校里开展了8年美育课程——把图画书带进校园里,去给孩子们讲课,并培训学校老师。
她强调,好的图画书应该包含需要欣赏与理解的内容,只有恰当的文字和画面语言,才能建立起内在的情感通道,而有了这个情感通道,孩子才能自我完成对书中主题的建构,并产生审美体验:
它能够唤起孩子对人物、冲突、环境的感知;
它能够帮助孩子体验美丽、幽默带给人的喜悦,可以体验悲伤、不公、丑恶所带来的绝望;
孩子能在其中游历其他的地方,其他的时间,其他的生活方式;
孩子能够学会认同他人,发现自我;
孩子能够从更近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这个世界。
《为儿童心灵搭一座桥》完整精彩内容请浏览:
https://wx.vzan.com/live/tvchat-1945547002?shareuid=342239268&vprid=0&sharetstamp=1618579108735
黄丽:图画书画家,西安太阳娃美育创始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图画书代表作品有:《安的种子》《外婆家的马》。《安的种子》获“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优秀儿童图画书奖”、“台湾2011年中国时报‘开卷’最佳童书奖”、新闻出版署出版优秀图书奖,入选新中国出版60年最具影响力童书、巴黎图书馆协会2015—2016年度选书;《外婆家的马》获“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首奖”。
讲座2:用观察开启想象力
作为年轻一代的图画书创作者,于虹呈在她小时候,她的妈妈就开始给她读图画书作品,而这也是她想象力萌芽的起点。
她认为在在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是孩子审美和观察力慢慢构建的一个过程。而好的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美学和精神,是潜移默化慢慢地渗入孩子的意识里,可能不像知识那么明显,但是像审美、读图和观察能力都是从儿童阅读建立起来的。
一本好的图画书不仅是图配文,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它是图画X文字的一种阅读体验,图画不仅包含文字的内容,在画里有很多细节是文字没有表达出来的,我们在阅读图画书的时候需要挖掘和观察这些细节。
《盘中餐》是一本有关种植水稻的科普的图画书, 于虹呈分享了其三个创作步骤,分别是:收集信息、解构信息及重构信息。她特别强调画面怎样去呈现这些重建的故事,和图画之间的构想是图画书创作的难点。
《用观察开启想象力》完整精彩内容请浏览:
https://wx.vzan.com/live/tvchat-1932407486?shareuid=342239268&vprid=0&sharetstamp=1618579132905#/
于虹呈:画家,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赴英国攻读硕士学位,进一步学习插画和版画。毕业后全职致力于中国原创绘本的创作和创新。第一个获得被誉为”绘本届的奥斯卡“——博洛尼亚插画展优秀作品奖的中国作者。个人作品有《盘中餐》、《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国十二个传统节日-元宵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