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我们成立的故事
创办人陈禹嘉先生受到祖父陈兆民先生和父亲陈一心先生的启发。他们热衷于回馈社会,其毕生致力于支持社会的发展,塑造了陈禹嘉、他的家人和基金会的行善理念。
陈一心先生是一位成功的商人,他的童年经历了战争、贫穷和饥荒,但他仍渴望回馈社会。在他的一生中,他为家乡即中国启东建造了学校和医院,并资助了急需的公共工程。
他的方法不仅仅是写支票, 而是要身体力行,因为在某一特定领域付出的时间和知识与付出的金钱同样有意义。
正是这种大胆的方法和精神塑造了基金会今天的运作方式。
早年
基金会成立后不久,陈一心先生意外离世,一家人回到启东,为他们的目标寻找灵感。当陈禹嘉先生站在城里一间最初由他父亲资助但灯光昏暗的图书馆时,一个念头从他脑海中闪过。
陈禹嘉先生看到一间又冷又黑的房间,里面一半几乎装满了书,他没有看到他父亲在资助图书馆时所设定的愿景:一个应该吸引年轻人发现对阅读热爱的地方。 于是,这场运动开始了,为图书馆提供新书资助,教师在书架上摆满书籍并为孩子们朗读。 捐赠只有一个条件:家长和学生为图书馆选书。
当堆积如山的新书到达时,孩子们对阅读产生了新的兴趣,很明显工作才刚刚开始。基金会认为,快乐不仅应该惠及那些能阅读的人,也应该惠及那些没有机会阅读的人。基金会确定资助支持培养儿童阅读能力的计划。
与此同时,基金会也开始关注视力不佳的问题——这是大中华区儿童中的常见问题之一,但其实在全球老中青人口中也极为普遍。
全球至少22亿人受到视力不良问题困扰,从课堂到工作场所,它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大部份人来说,解决方法不过是一件已有700多年历史的发明——一副眼镜。
不论是在构思新活动或倡议,还是在支持相关范畴实质项目的时候,上述洞察都深深地影响着陈一心家族慈善基金在儿童阅读和视力矫正方面的工作,并最终缔造更多学习和发展机会。
今天
通过多年的举措,包括从开发一副基本的通用老花眼镜,到在卢旺达各地推出可负担得起的眼科护理服务,再到呼吁世界领导人承认视力矫正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黄金路线,陈一心家族慈善基金会通过投资长期策略计划继续发挥全球影响力。
基金会支持世界各地的项目,包括中国大陆、香港和英国,同时资助中国大陆、印度、津巴布伟、越南和孟加拉的研究计划。
陈一心家族慈善基金拥有结构化的治理结构,包括来自家族外部的理事会成员。 它是亚洲最早将外部成员纳入治理小组的家族基金会之一。
理事会是基金会的决策机构,制定战略方向。 同时成员积极参与到资助审批过程,并与基金会员工合作做出决策。